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從讓人鬧心的歐洲債務,到猶如中年男人般疲軟無力的進出口業,內憂外患讓中國經濟一片哀鴻遍野。雖然些許的金融衍生品,也帶了點偉哥般的刺激,但就實體經濟的整體而言,這點治標不治本的甜頭,難掩其杯水車薪之實。
如此環境下,投影機的“異軍突起”就顯得異常奇葩。根據權威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投影機市場的出貨量約為180萬臺,總體增長幅度14%。雖然和之前預期的200萬臺整體出貨量,以及26.8%的總體增長幅度上有一定差距,但相比其他只出不進的行業,這種成績已經非常難能可貴。在這其中,教育類投影所做出的貢獻首當其沖。
根據十二五教育規劃,“中國的教育體制要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進一步向農村和經濟欠發達地區傾斜;要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率先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進一步擴大國家資助政策覆蓋范圍,提高資助標準。改善各級各類學校的辦學條件;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和教學方法、手段的現代化。”
在這樣的引導下,如何快速加強教育硬件設施改革,提高信息化程度就成了必然。因此,2012年政教行業市場在投影機整體市場的占比高達40%以上,可謂投影市場的主導力量。
但僅僅從規劃角度去看教育投影乃至整個投影市場的發展,個人覺得有失偏頗。事實上,只有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前提下,“長足發展”才有可能成為現實。
隨著教育應用需求的發展,各種硬件產品的改革和創新也隨之而來。例如教育投影機的防塵設計就屬于應用需求變化推動硬件創新。
中國的教育應用中,投影機的防塵要求很高。但凡是讀過書的同齡人和非同齡人都對粉筆和黑板這樣的教育利器不陌生。在這二者的結合下,其粉塵的產生不可避免。如若在這樣的環境中應用投影教學,則對于投影機的防塵要求極高。如果防塵標準達不到,對于投影機的投射效果,使用壽命以及燈泡壽命都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
較早做這種防塵設計創新的是愛普生,其也是在用戶需求的反復回饋下,不斷對產品進行革新。于是有了今天防塵性能出眾的口碑。這就是一個結合用戶需求發展而做硬件改進的實例。
那么,在今天的實際應用下,教育投影又有了哪些需求上的變化呢?結合應用發展,主推短焦超短焦及互動性。
首先談談短焦應用需求的產生。
傳統投影教學應用中,由于投影機放置的位置較遠,因此在講演時,講演者的影像會被投射到幕布中。這種實際應用會降低觀看者的感受,在一些重要信息中,也無法及時的觀看和記錄。而短焦和超短焦的應用,則在最小距離之內進行投射,從而避免了之前出現的使用情況。短焦投影機最大特點就是解決了空間小的問題,同時,也更好的保護了演講者的眼睛免受強光刺激,有效的保護了視力。超短焦的出現,更是讓投射基本達到了“零”距離。這也使得,在應用需求上,教育采購出現了飛速的增長。這也是2012年短焦投影機產品線豐富且市場份額接近14%的關鍵所在。
而互動則是支持多筆觸控。短焦投影機搭配電子白板的互動教學模式,為教育行業帶來了新的革新,為了提高整體性價比,具備互動功能的短焦投影機應運而生,使其無需搭配電子白板即可實現互動教學功能,為教育用戶省去了購買電子白板的開支。此外在應用上,也為教育用戶提供了更好的實用教學的感受。
其實如此多的細節,只是為了去陳述一個事實:不僅僅是制造硬件,而要從用戶需求中,制造出滿足用戶需求的定制化產品。中國在發展中,已經走了太多的彎路。多數產品的誕生,都不是按照創新和滿足用戶需求為前提,而是“有人賣的好,我們也copy”。在這種惡性競爭下,同質化,價格競爭比比皆是。因此,投影機市場的“中國知道”顯得尤為難能可貴。
最后,借用投影機市場一位資深人士的話作為結尾:用戶不會只因為價格夠便宜就去買,而會因為能滿足他的需求而去買,所以,我們不會去做除了價格一無所有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