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投影機市場在幾年前以25%左右的年復合增長率進行高速擴張,在2010年達到48%的增長高峰后就開始下滑,2012年的增長率僅為12%左右。雖然投影機廠商都在嘗試新的技術研發和推出更多種類的產品,以期待在更多的市場擴大投影產品的銷量。但在如此低增長的情況下,還真難有明顯效果。
近日,奧圖碼亞太區總經理郭特利在微博透露已經從奧圖碼正式離職,這位服務于奧圖碼11年時間,帶領奧圖碼從一家不知名的企業到投影機是市場主流品牌的總經理離職,也讓我們看出投影機市場發生的巨大改變。
不僅僅是這位總經理離職,近兩年投影機市場從主流品牌的高層離職,到代理渠道的大變化,都證明著國內投影機市場已經從幾年前的高速增長,轉向目前增長乏力的困境。
投影機市場在幾年前以25%左右的年復合增長率進行高速擴張,在2010年達到48%的增長高峰后就開始下滑,2012年的增長率僅為12%左右。雖然投影機廠商都在嘗試新的技術研發和推出更多種類的產品,以期待在更多的市場擴大投影產品的銷量。但在如此低增長的情況下,還真難有明顯效果。
教育采購行業增長乏力
占據著整個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教育采購市場的好壞一直都決定著整個投影機市場的走勢。而教育采購市場的好壞,政府在財政支出方面的投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隨著全球經濟的低迷,國內的經濟增長也開始出現增速下滑的問題。在之前某品牌的新品發布會上還在討論,“如何在國內經濟環境逐步回暖的機遇下抓住國內市場觸底反彈的機會。”但從筆者的角度來看,國內流動性的緊縮不會是只持續一兩年的事情,做好長期的財政緊縮準備才是上策。
以此看來,想要通過教育采購、政府采購等大單來提升品牌的市場增長,已經是不現實的愿望,能夠保持現有市場的份額已經實屬不易。
工程市場門檻高,進入困難
隨著國內大型演出、賽事的舉辦,工程投影機的應用也在快速增長。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很多以往都以入門商務、教育產品為主的廠商,也開始推出工程投影機產品。
工程投影機利潤高、市場增速快,誰都能看到這是一塊香餑餑,但大家都能看到的,肯定不是輕易就能得到的。目前工程市場上,科視、巴可等幾個品牌,進入時間長,品牌實力和技術都過硬,在這塊市場上占據著霸主地位。
而一些日系品牌,如松下、NEC等也較早的進入這塊市場,在市場中有著一定的份額,但也主要以中低端的工程產品為主。
像奧圖碼、麗訊、明基這類的廠商,以往大都已經低端商務產品為主的品牌,雖然在近兩年也開始發力工程市場,但無論從品牌影響力上,還是從產品技術方面都處于劣勢。更何況包括一些技術支持方面,都難以與其他品牌相對比。
新光源,家用市場始終無法打開
可以說,雖然DLP技術通過技術的不斷革新,以及成本更低,已經超越3LCD技術成為市場的第一。但在新光源技術的產品中,產品同質化的現象變得更為嚴重。例如,500流明的投影機產品,無論是在分辨率上,還是機身的功能方面,差別都非常小。
在其他產品中也是同樣的情況,我們也對當時業內的多款同亮度級別進行對比,除了在外殼設計上有些差別,在鏡頭、出風口等位置上分毫不差。
相同的性能,同質化的產品,廠商能比拼的也只剩價格和宣傳。尤其是現在電子商務盛行,低價格也成為這些產品博取眼球的主要手段。看著市場銷量的增加,但利潤又能有多少?湊了個熱鬧,賺了個人氣,但長久下去必然陷入困境。
寫在最后:也許,這是些目前投影機市場困境中的一部分原因,但也足以讓很多品牌陷入了增長乏力,甚至是倒退的邊緣。也許,一次行業的大洗牌在即,如何拯救投影機市場,如何讓投影機市場更加良性的發展,是我們在今后要著重探討的問題。